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第7节 (第4/6页)
楼还有一处最大的不同,便是前门大街多了许许多多的娱乐场所,比如戏院,和藏在胡同里隐隐露出一角的青楼妓院。 玉格也在前门大街看到了早上那货郎说的李氏蒸锅铺。 或许真是老字号,这会儿店门口也有不少人,玉格领着二姐儿三个上前。 李氏蒸锅铺有三间门脸,店里头热气腾腾,却不见灶台,想来后面还连着一处院子。 门脸大,买的品种极多,除了她们早上买的三样外,还有窝窝头、白面馒头、开花馒头、混糖馒头、豆沙三角、豆沙包、蔬菜包、鲜rou包、咸rou包、蒸糕、蒸饺、煎饺、烙饼、炊饼、烧饼、鸡蛋饼、葱花饼、芝麻酱饼、豆浆、油条、豆腐脑,还搭着卖些酱菜。 小二们搬饽饽、招呼客人、捡饽饽、收钱,看着忙乱但不失章法,玉格几个刚一走近,就有机灵的小二招呼她们。 问过价格,和她们在货郎处买的价格一样,想来店家和货郎们有某种约定在。 只能赞一句老祖宗的智慧,完整的供销链。 六姐儿看得眼花缭乱,扯着玉格的袖子,小声问她打算卖哪个。 哪个?玉格哭笑不得,这一处几乎把她原本盘算的买卖一网打尽。 第11章 “再去别处看看。” 玉格对清朝的市场缺乏了解,但对自己的认知很明确。 只是偶尔在家做饭的她,手艺上是没法子和这些研究了一辈子、甚至是经营了几代人的店家相比,所以她只能以一个“新”字为突破口。 同时她的本钱极有限,所以前期只能专攻一样东西,那么找准目标市场就显得极为重要。 原本她是看好更好入门的、需求量更大的、面向普通百姓的低端市场,可瞧了这一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