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2/4页)
跑了整整六天才通知到每家每户。没到过这样的山村的人永远想象不到,一个大队不到一百户,分成十几处散居在各处山脚,嫁在同一个村的姑娘回娘家,可能要从早上走到下晌,在户籍本上属于同一个村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碰过面是什么样的情景。 即使如此,边春晗家在卢林村也是鼎鼎有名的,不为别的就是那一溜整个足球队的带把儿的儿子。边春晗的娘二十岁跟他爹回家后,从第二年到现在二十年期间,给老边家生了足足十一个儿子,在这样一个几乎全村一个姓的地方,即使整个村只有一家姓边的,仍然没人敢小瞧边春晗他爹,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边春晗上头几个哥哥都是五六岁就去读了小学,卢林村最近的小学是五年制,边春晗五岁的时候,他三哥十一岁,刚小学毕业,是家里第三个考上镇中心中学的人。 “爹,咱们就是都光着屁股出不了门,也得把三儿送去镇上上学!”十七岁的大哥对沉默的坐在烛光阴影处的边爹坚决地说。 卢林村和附近好十几个山村只有一个由一栋摇摇欲坠的两层楼房组成的初中,全校才不到五十个学生,已经好几年没一个考上高中了。 大哥边远当年因为家里别说给他一周带两斤粮食,就是一粒也拿不出来,那时候全家人顿顿吃稀的一年到头也够呛,而况还有远高于山里的学费等开销;两年后二哥边浩一样以毕业考试全校第一的成绩被胡集镇一中录取,家里勒着裤腰带省了七八斤粮食,又借遍了附近十几户人家,凑够了七八十元的学杂费,却怎么也没办法再给二哥置办两套齐整的衣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