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8章 烧死鬼儿 (第1/4页)
有道是,‘半夜空楼戏子声,或为走衣或不平’。在过去,戏楼和义庄、古井、墓园、十字路口、桥墩以及槐树林被合称为“七凶”之地,民间的诡故事,多半都出现在这七种地方! 什么叫做‘或为走衣或不平’呢? ‘不平’好理解,就是有人心中愤恨,死后久久不能安息,故而闹祟阳间,搞得鸡犬不宁。 而“走衣”,则是一个近乎要消失的词汇。 古人相信万物有灵,什么东西和人接触久了,都会粘上人的灵性,渐渐有了自己的灵气。 戏子们唱的是悠悠往事,说的是过去的喜怒哀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身上穿的戏袍,特别是武生武旦的硬甲服,一用几十年。戏园子人来人往,什么人都有,鱼龙混杂,有些人身上沾着邪气,听了戏,人走了,邪气落下了,就落在了戏袍上。 不唱戏的日子,常有人听闻深夜传来戏声,有好事者偷窥之,便看见一件件挂在柜子里色彩斑斓的戏袍自己登台,哗啦啦又唱又舞,甚是骇人。梨园子一行,将这种情况称为走衣,一旦有了走衣这种事,班主那就得赶紧把所有戏袍全部烧了重做。不过,现在戏曲衰落,即便是还有戏园子,也会在不唱戏的时候接别的演出,所以,没有空场的时候,也就很少听说“走衣”这种事了! 我小时候曾经碰见过这么一件事。那时候,黑水潭附近几个村子合用一个戏楼,每年正月初六一直到正月十五连演十天的大戏。 戏楼位于三个村子的岔道口处,离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