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清穿小日子_分卷阅读1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 (第2/4页)

不到这么多个一样的盒子。田嬷嬷便提议糊几个笸箩再加上盖子,虽是糙纸做成的,外观不如木盒子看起来精致,但使用起来一样得用。可顺娴觉得笸箩是八角型的,归置起来太不方便,就建议嬷嬷把笸箩糊成四方形状的,这样摞放起来不占地方,还可以在盒盖上注明里面是何种物件,如果只想找一种东西,看起来也方便。

    试糊了一个之后,田嬷嬷便找到了诀窍,不需捏角造型,反倒是简单了许多,不多会就糊好了需要的数目。因是纸张和浆糊制作而成的,还需要放在屋外干上两天,可这并不影响顺娴的手工制作。

    先是叫屋子里的几个人把形状相似米粒大小的铜珠挑拣出来,又对比了铜珠的颜色,逛了一团发丝粗细的绣线出来,准备用来穿珠子。本来是想用金线来着,但现在这年代的人太实在,金线全是纯金制成的线丝,并没有以后那种塑料和绒线做出的仿品。对于她这种抱着试试看心态的人来说,价格实在是太昂贵了点。

    用绣架撑起块见方的红布,顺娴拿出之前请万先生写的福字,细细的描红。因选的红色绣布是上等织造,颜色鲜亮不说还细腻光滑,并不像十字绣那样纹路清晰让人一看就明白从哪下针,珠绣又不像刺绣多少带有些随意性,珠绣需要排列规整横竖分清,相比刺绣更加考验人的耐性和准头。

    小一两天的功夫,顺娴也只是完成了福字的一点多些,这还是因为本就只裁了一尺见方的布面。原意是怕铜珠不如玻璃珠亮堂,怕穿出来不好看,所以弄个小点的先试试。现在看来铜珠穿出的效果还不错,打磨的金灿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