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衣欲换更添香_与帝王的缘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与帝王的缘分 (第4/6页)

她丫鬟那儿接过自己的画卷。

    媛珠:感觉她的表情在讽刺我而我却不知道咋反驳!   吃了没文化的亏!

    *

    最近夜风萧瑟,月华如练。淅淅索索的竹林落叶声为秋天增加了几笔凉意。

    刘清慰在桌案上摊开了我作的画卷。上面画着日落月升时的渡口,收网归家的渔人,渡河的船夫,想要去河对岸秦楼楚馆的穷酸书生。

    我曾在画卷上留下题词:

    寒江孤影渔辞月   ,

    乌篷不渡饥寒客。

    青衫落拓,恋恋风尘。

    我作惆怅,政治流放。

    愿天下再无流亡。

    刘清慰将我的题词细细品念了出来。

    是我十二岁时乱写的,诗不像诗,词不像词,想着自己看看也就罢了,现在长大了再看,只觉得有些丢人现眼了。人看着自己以前的笔墨,难免都觉得羞耻。

    日落西山时寒江孤影瑟瑟,渔夫欲要归家,辞别了刚升起的月亮。摆渡人撑着乌篷船,不肯载身无分文的书生过河。这一句意境极好,如果再工整押韵点就更妙了。不过娘子你十岁才开蒙,能做出这样的诗句,已是不易了。他真心实意,毫无虚张的夸奖。

    我含笑,接着下一句诗解释,书生穷酸,身无分文,还贪恋着河对岸楚馆秦楼的温柔乡。可这渡河的船家也无往而不利,不愿渡他。书生只不过没钱付船费,没钱付嫖资,却幻想自己是个被政治流放的诗人,然后做出忧国忧民状,写下一句,愿天下再无流亡。

    你当时你才十二岁,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奇思?这样的视角去写?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心境是根本写不出来的。刘清慰感到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