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所谓:士农工商,还有商籍 (第2/3页)
种大家族会被编入? 但凡薛家的人脑子正常,也不会改成贱籍吧? 护官符上的“金陵四大家族”,是本省公认的。 显然顶多只是开始衰落,还没倒台呢! 我知道,说到这里肯定还是会有人和我杠, 就像我说原著里,薛宝钗管薛姨妈叫“妈”。 有人说原著的叫法也不符合古意。 那我只能说,您是比红楼作者懂古人的。 “商籍”的结论说完了,那就是: 在明清时期,相当于没有商籍这回事。 现在再说说“士农工商”的问题。 对于“士农工商”,我的观点是: 封建社会的阶级,不能简单的套用“士农工商”。 而是该【用辩证的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很多时候,很多事都可以找规律。 但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铁律。 “士农工商”无论是定义,还是包含的阶层。 在千百年来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比如商人,肯定有小商小贩路边摊,他们绝大多时期地位都很低。 但也有皇商,是皇帝的近臣。 带个“皇”字,那他的地位就会随着皇权而变。 一般来说都是不逊勋贵的存在。 除非读书人,开始掌握话语权。 当读书人开始掌握话语权,那么不止皇商,勋贵的地位也会有所下降。 因为读书人要的是相权,是和皇权是对立的存在。 但读书人在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段,地位也是不同的。 比如明朝。 洪武和永乐都杀了不少读书人,可见读书人也就那么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