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_第2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9节 (第4/5页)

:“我对儒家的情况有一些了解,因而跟丞相所言,或有一些不同之处,在我看来,儒家之所以难缠,除了丞相所说,便在于儒家对底层的时刻侵蚀,自周王室衰弱,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后,原本为各国王室诸侯掌握的知识外泄,流落到了地方,继而造就了前面一两百年的百家盛世。”

    “然在这大争之世的几百年里,太多学派新起,也有太多学派没落,甚至是直接消亡,天下唯有少数几家是真正一直在不断发展的。”

    “其中便有儒法道。”

    “我对道家了解不多,因而不多做评价。”

    “秦以法立国。”

    “法家能茁壮成长是因扎根于秦。”

    “而儒家呢?”

    “昔日六国可有一家以儒为学?”

    “没有。”

    “那为何儒家却能不断发展壮大呢?原因又在何处?”

    扶苏不断发问。

    李斯等人蹙眉,但也并未开口。

    好奇扶苏对此的理解。

    扶苏缓缓道:“原因其实丞相已经说了。”

    “国家之学不能立足也。”

    “国家之学不能立足,但底层对识文断字的渴求却并不会减弱,而儒家又一直推崇有教无类,相较于法家、道家的无形门槛,儒家入学的门槛其实很低,因而备受地方豪强、一些没落贵族的欢迎,他们也愿意给出几块rou脯,让自家子弟去学习知识,掌握文字。”

    “在学习文字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儒家的思想也是潜移默化的传播出去。”

    “百余年来,儒家借着扎根底层的习惯,虽没有被各国正式列为显学,但实则早已成为了显学,而天下各地也一直在受到儒家影响。”

    “地方才是根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