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2 (第4/4页)
十分强的反抄袭盘,里面详细地分析了自己以往画作风格、笔触的特点,并与涉嫌抄袭的作品进行了比较,从专业的角度得出,她的参赛作品与以往她的作品内性一致,应该出自同一人之手。 这篇澄清,专业性科普性太高,字多画多,篇幅长,像个小论文一样,普通吃瓜群众根本没耐心看完,也看不懂。转发她博文被点赞最高的营销号下,评论被顶到第一位的是:“太长不看”。 可在欧大绘画系的老师中,有人开始发声,是教过安拙的蔡美老师,她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了安拙的这篇博文,并留言:“这就好像名画鉴定,一个人的风格再多变,总是有迹可循的。” 蔡美老师的言论如投石问路,引出别的老师与画家纷纷下场,加入到讨论中来。这些人里有认同蔡老师观点的,也有不认同的。总之从吃瓜群众的角度来看,结论是都有可能,安拙的这篇分析并不能帮她彻底洗清嫌疑,蔡美老师有偏心弟子的可能。 但也并不是全然无用,网上开始出现另一种声音,有网友提出,仝玲不要只做些暗示性的小动作,可不可以大大方方说出来,对方到底有没有抄她的。此言论一出,引起部分网友的共鸣,提出了同样的建议。 总之,周四闫圳来接安拙时,仝玲还没有表态,抄袭事件卡在了此处。 闫圳来之前连个电话都没有打,不止,自打上次他说完威胁的话挂了安拙电话后,两人就再没任何联系。 闫圳虽然没有跟安拙再通过电话,但他是个时间观念特别重的人,他讨厌迟到也从不迟到。所以安拙按照约定时间,提前了十五分钟出门,可没想到最后还是迟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