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5章 敲锣 (第2/5页)
「公开认购」通常分别占最终总新股发行数量的90%和10%左右。 当公开发售的认购总量达到初始发行量的一定倍数时,就会启动回拨机制。 认购总量达到15~50倍之间,从「国际配售」回拨,最高使公开发售量达到总量的30%;认购总量达到50~100倍之间,从「国际配售」回拨,最高使公开发售量达到总量的40%; 认购总量达到100倍以上,从「国际配售」回拨,最高使公开发售量达到总量的50%。 而这次的上市,是近年来港股少有的盛事,因为像陆泽这样的情况,十几二十年也难遇一个。 经过股民们口口相传,这些打新股投资者的认购总量已经超过了1000倍之多,让港交所不得不把「国际配售」和「公开认购」的量做了五五分。 估计这次打新的中签率,将是近年来最低的一次。 因为股民们的热情实在太高,公开认购比例即使上调到了50%,依然是供不应求。 终于在12月16日,港交所公布了配售结果。 最终定价3.3港元,发售认购倍数超额了1630倍,基石投资人占比25%,一手中签率6%,回拨比例40%。 由此可见,股民们对于陆泽名下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追捧地有多疯狂。 鉴于这种情况,高盛作为顶级投行,就开始saocao作了。 这次公司上市,发行的股票占公司总股数的25%。 而所谓的基石投资人,就占了5%,等于公开发行的股数只有公司总股数的20%。 除了陆泽之前给高管和老王这些人的配股外,而剩下的基石投资人比例,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