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7章 春不晚 (第1/5页)
乌镇位于两省交界,地处湖流域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湖沼水系众多。 人们还开凿出许多运河,作为南北大动脉的京杭大运河,便从乌镇的西侧流过。 作为千年古镇,富裕的小镇居民通常都是临水构屋。 房屋多为一二层,精巧宜人。 或是青瓦为顶、木板为壁;或是粉墙黛瓦,简洁雅致。 为增加利用空间,乌镇人还会将房舍的一部分架设于河上,下面用圆木桩或石柱打入河床中,人称“水阁”。 水阁三面临水,有的下方还可以停放小船,一眼望去,清涟的河水上水阁错落有致。 好一幅真正的“人家尽枕河”画卷。 古朴的街道依水前行,遇水则搭桥而过,最多时镇上的桥梁多达120座,可谓百步一桥。 这些小桥风格各异,包括单孔拱桥、三孔拱桥、折桥、平桥等。 最引人瞩目的是并列而设、上覆挑廊的两座相同石桥,名为逢源双桥,喻意左右逢源。 摇橹船儿轻舟逐浪,穿桥过岸、水声不绝。 水街相依、桥屋相连,家家面水、户户枕河。 小桥、流水、人家三大元素相互组合,好一幅水墨长卷的诗画美景,将江南水乡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陆泽和林幽幽花了十块钱,搭上了一艘小船,顺着小河慢悠悠地游转。 望着岸蜿蜒的路面远远延伸,两侧木质铺面和砖质墙体交替呈现,街巷空间尺度适宜。 一排排水阁枕水而居,陈年的门窗都是按古法用桐油刷的漆,充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 正值早春时节,贴心的廊棚撒满阳光。 马头墙层层叠叠中间还点缀着绿树鲜花,仿佛正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