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飞影大盗燕十三 (第3/3页)
“啧啧,啧啧……”说起这桩曾经家喻户晓的旧事,两人皆是嗟叹不已。 想那梁家的万贯家财说散就散,昨日的朱门酒rou尚且飘着香气,还来不及享用完毕,今日便掉了脑袋,变成了饮鸩下肚的冤死鬼。 老百姓心里头虽是门儿清,可也是人人禁声不敢言。这世上本不指望有多少公道和正义,比只比谁的屁股坐得高,谁伸出来的拳头硬。怪只怪他梁家富得太冒头儿,长得最茂盛的韭菜,早晚要喂了第一把镰刀。 只可怜当初才六岁的梁家小少爷,明明含着金汤匙出生,却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终身受着通缉,倒是不知受哪路高人指点,在多舛的命途里,练就了一身超绝的武艺。 据说燕十三踏过之处,犹如春风拂过的屋檐,寻不着一丝灰尘的痕迹。总之就是来无影去无踪,普通人根本连影子都望不见,更别提抬步去追。 甚至,有可能他已经来了,库兵们都毫无察觉…… (待续) ———————————————— 史实:为了成功盗走国库的银锭,库兵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练习一项“神功”,即将涂抹麻油的鸡蛋从肛-门塞入,等塞鸡蛋练成了,再换成鸭蛋、鹅蛋,直到用和银锭大小相同的铁锭进行练习。由于清朝规定,库兵满三年就要更换,所以库兵们就需要在这三年时间里各显其能,谁带的银子多,就意味着谁的下半生过得更滋润。而当时,一名库兵一次可以携带十枚银锭。(搜狐新闻) 作者评论:果然,要想下半生的日子过得开,就要下半身的“后门”豁得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