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54节 (第4/7页)

欢欣揭开布帘,等待他们的却是血流成河、是成山骨骸。

    “白骨如山忘姓氏,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那种无力的悲彻感下,哪怕螳臂当车、蚍蜉撼树的抗争,竟也显得如此勇敢、悲壮!

    笔者不过就是个码字写爽文的,网络小说,归根到底,不过娱乐,一下子有感啰嗦两句,不必挂怀。

    最后的明朝人——顺军余部李来亨和夔东十三家

    李来亨所立《圣帝行宫碑》,抗清义军消失前最后的痕迹。

    第一卷 绝地反杀 完

    第二卷 再祭孝陵

    第1章 农业工作会议

    如今已然快进入六月份,夏粮征收工作快要开始了,在肇庆的朝堂之上,一场重要的农业经济会议也正在进行。

    “臣以为,为了缓减百姓压力,应当减少三饷征发!”

    陈子壮首先发言,接着对朱由榔解释起来

    大明晚期的农民负担极重,其中的税务负担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是朝廷正税,洪武时规定民田每亩征收3升3合5勺粮,张居正变法后改为直接按市价收银子。

    其二是加饷,即后来农民起义、建虏南侵,所加的辽饷、剿饷、练饷,合称三饷,合计每亩加征五钱银子左右。

    其三是各地衙门派捐,这个数字就各不相同了,全看本地督抚老爷和县老爷心情。

    除此之外,张居正改革之后,其实农民还要受另一层压迫,那就是衙门收税只收现银,于是每当收获纳税时节,地方官吏便会和豪绅jianian商联手,打压粮价,于是原本值一两的粮食可能压到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