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68节 (第1/7页)
“眼下虽然五、六月份补种了不少玉米、番薯,但太过仓促,粮食储备也只是稍有结余,明岁夏粮收割后便要动兵,恐怕支应不足啊!” 朱由榔点头,钱都是小事,粮食才是大问题。 众臣也议论纷纷,大部分官员都支持秋后用兵,毕竟万无一失总好过冒险,朱由榔也渐渐偏向于秋后开战了。 正当此时,一旁还没说话的洋务院判院张同敞却大声反对 “陛下,臣以为可以秋收前动兵!” 第25章 筹备与阳谋 张同敞手持笏板,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正色朗声道 “陛下,臣以为秋前出兵粮草并非没有保障,臣有两策可以应对!” “哦?别山快快讲来!” 别山是张同敞的字,朝中大臣都知道,朱由榔称呼自己的亲信年轻官员时,喜欢直呼其字,表示亲近。 “夏粮却是难以支应全面作战,可诸公忘记了,这岭南两广秋收是要比江南早的!” 张同敞的意思不难明白,朱由榔也回过神来,的确,由于纬度关系,更靠近热带的岭南两广地区,收获确实要比湖广、江南等地早,同样,江南收获也比北方早。 但还没等朱由榔说话,一旁的阁臣陈子壮却是皱眉道 “两广收获早的确不假,可眼下朝廷的主要产粮地乃是在湖广,湖广秋收,却是和江南一同,如此一来,届时只靠两广这点粮食够十几万大军消耗吗?” 朱由榔也颔首赞同,虽说两广收获要早,但并非主要产粮地啊! 张同敞面对满朝君臣的疑惑,却是自信一笑,经过一年的实践磨砺,这位张居正曾孙,对于财政经济已经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和见解,甚至在得到朱由榔的“真传”之后,还培养出了超前开拓的眼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