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55节 (第8/8页)
便能拥有在这片土地上自由开设工场、商铺以及所有用于工商业的经营单位的权力。不再像欧洲那样被各个大大小小的贵族盘剥,不再只能挤在沿海码头和关隘之间。 很显然,这是十八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才玩起来的制度,放到现在,毫不谦虚的说,领先世界一百年。 四名代表当即表示自己会向各自总督汇报,而后火急火燎的跑了回去。 不过,在他们还没回来之前,就已经有人开始活跃了。 首先就是那些大明本地的海商们,当得知朝廷这个最新政策时,这些走南闯北、见识广博的本土商人立马就发现了其中巨大商机! 这个自贸区,将会成为未来整个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 仅仅过了两天,便开始有大海商登门拜访张同敞,希望能够提前预定下一块土地的租赁权,但却都被张同敞拒绝了。 这位当初为人极其正派的传统儒家士大夫,在自己书房里拿出那份临走前天子交予的计划书,又回想起临走前和朱由榔的一番长谈,嘴角露出“jianian诈”的笑容。 自贸易谈判之前,朱由榔觉得有必要将自己心中打算的未来经济建设计划和这位“大明财经大臣”和盘托出,于是与张同敞相谈甚久。 从自贸区到关税,从土地开发到国债,乃至于期货、股权等等,几乎把自己中学政治课堂上学到的近代金融财政政策都吐了出来。 作为大明最着名的财政经济改革家——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何其敏锐?即使朱由榔说得十分粗浅,只是谈了个大概方向,但他依旧立刻察觉到了这些措施背后的意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