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又有麻烦(33) (第2/3页)
基建项目的经费说是“专款专用”,但伸缩性很大。每个项目都是申报时往大里整,最后总能有节余,节余的款子按道理应该退回国库,但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没有基建项目也有维修项目,实际上最后没必要退来退去的,都是混着用。当然,产生节余也是设计的,是让它有就有,让它没有就没有,让它有多少就有多少。有了既显示工程管理之严谨,对节约之重视,对公帑之珍惜,也能使基建帐户上总有点活钱儿,用起来方便。所以,这个可以有,也一直有。 说起来陶砚瓦还是屠春健的入党介绍人。不只是介绍人,是陶砚瓦兼着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分管领导就找他,让他考虑屠春健要求进步的问题。现在想起来,那位领导当时也是换了房子,新房也是屠春健装修的。 为了屠春健入党,陶砚瓦还费了不少劲。主要是因为他自己说在原单位已经作为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快要解决了,就借来了。陶砚瓦就说那就让原单位把有关材料转过来吧。起码入党申请书、支部确定为积极分子的证明、每半年一次的思想汇报等等。当时屠春健也答应了,但后来却总是支支吾吾,闪烁其词。结果他是什么都没有。 陶砚瓦感觉他在原单位可能是别腿马,别腿的还在。说这梓吧,你自己赶紧把这些材料完善起来,回去让原单位开个信,咱们认帐就完了。屠春健又诺诺。 结果还是弄不成。陶砚瓦感觉别腿的人很硬。 那时陶砚瓦感觉屠春城这人还行,起码在基建、维修方面,确实懂得很多,比陶砚瓦懂得就更多了。单位的人都叫他“屠工”,现在当处长了,老同志包括新来的司局长们,也经常叫他“屠工”。他本人感觉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