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 (第2/4页)
谢榆道:“不要担心,陈院长,您可以这样做……” 当天晚些时候,各个渠道的新闻稿流出,围棋道场的魔鬼式训练进入了主流视野,“冲段少年”的生境被记者挖掘、曝光,大量的KOL参与了探讨,将“冲段少年”这个词条推上了微博热门。 人们的关注点从起先的徐海峰事件,变成了对小棋手的敬佩与叹惋。全中国只录20个人的围棋高考,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是所有围棋少年必须面对的一道龙门,他们为此克服的艰难险阻令人动容,化茧成蝶的职业棋士更是成了“梦想成真”的代言人。 随着人们对棋圈的了解加深,关于“虎狼教育”的讨论更加理性,大众聚焦徐海峰的去留问题。 正当蔡院长拟写对外公告之时,谢榆敲开了办公室的门。徐海峰从沙发上挺起来:“阿柯!”神情是由衷的喜悦。 “徐老师。”谢榆摆出魏柯标志性的官方微笑,在徐海峰身边落座,面对着破天荒给他好脸色看的老师。 其实徐海峰并不是总吃了□□似的,他也有温柔的时候,他对魏柯就很好,跟邹扬待学生没有两样。魏柯下出了妙手,徐海峰会夸奖他;若是下了烂棋,徐海峰至多说一声“怎么会呢”,耐心地从旁指点。徐海峰谁都忌惮,谁都看不上眼,但唯独魏柯,除了毫无保留的欣赏、毫不保留地传授,再无芥蒂。 而徐海峰对谢榆,评价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还是不要下了。” 后来也果然不叫他下了。 一个人的心就是能偏到这种程度。 “最近状态不好?”徐海峰笑眯眯地搭上了谢榆的肩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