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_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37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378节 (第1/6页)

    另外一部分不反思的人,打出了口号「一个输得起的民族,才是真正有希望的民族」。

    总之,就是一片愁云惨淡。

    本来此时对外国就有一种迷幻的向往,再加上申奥失败,崇洋媚外的情绪俨然成了主流。

    “还是外国好啊,看我们这折腾了半天,外国人还是瞧不上咱们。”

    进口品牌受追捧,连进口水果都受追捧。

    「中国货」上的进口馆销量可以看到明显的增长曲线。

    有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安夏时,顺便问到进口商品的销量增加是否与申奥失败带来的不自信挂钩。

    安夏回答:“销量好的这几个品牌,都是在十九世纪就已经成名,能活过一战和二战的企业,必有其独到之处,消费者选择它们肯定是有原因的,跟不自信无关。

    其次,我也不认为只不过是申奥失败,这没有什么好不自信的。同台竞争的除了中国和澳大利亚,还有德国柏林,德国的机械工业不强吗?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那是什么,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啊!

    还有英国曼彻斯特,现代纺织机珍妮机的发明地,工业革命的摇篮。

    我看他们也没有哭天抢地说没抢过悉尼,我们完了。

    没抢着就该干嘛干嘛呗。

    奥运会,不要把它想的那么高贵,它就是一个赚钱和展示的机会,就跟我们做生意抢标一样,一年抢那么多个标,又不是标标都能中。中九十九个标,失一个标,这有什么?”

    安夏的态度与此时全国的人都不一样,她不反思,不强调要自强,而是一副「谁关心奥运会啊」的态度,显得非常的与众不同。

    有人说安夏是装,是吃不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