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24节 (第10/14页)
按照杜教授说的意思,国内不但无人追问版权问题,也不会有人指摘她编选得不好,毕竟每个大学情况都复杂,有些学校校长都走马灯似的换,动不动换教师换教本也寻常。一校之内,天南海北的学生水平也参差,教书匠水平不济的也不在少数。说白了,现在很多学生所以能成材,关键还在于自学能力高强。如此说来,教科书的作用似乎就不大。杜教授甚至暗示珍卿抄外国人的教本,直接把珍卿这做闺女的整无语了。 珍卿既然想影响中国的青年,她就不会拒绝编选教材的事。 但是照搬外国课本也不好,先撇开这里的版权问题,中外的制度国情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照搬过去也会水土不符的。比如,若是《英美散文读本》照搬国外,有些在国外司空见惯的制度习俗,在中国人那就是异域风情,就算文章内容可以意会,词汇和语法若太复杂,学生基础不够怎么学呢? 但是话又说回来,珍卿也没有许多时间精力,精雕细镂地编选这两本书,鉴于这批教材秋季就要用,把书编写好还要寄回去校对排印,运到梁州文理大学也要时间。她这里占用时间太多后面的事就耽误了。 三哥无奈地看着珍卿:”那就按你爸爸说的做,将来修订时再细细改嘛。不然,你就是铁打的也撑不住。“ 珍卿阖着眼睛靠在他胸前,三哥的话正说在点子上。对于杜教授派来的两本教材,珍卿忖夺后决定,做的比杜教授的标准高一些,但要违背她精益求精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 三哥出差的这个礼拜,珍卿突击设计好书的结构和内容,把需要的论文和书目也都找好。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可她的工作强度太大了,她也不是铁打的身躯。三哥回的前一天又是她的生理期,她连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