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175章:奴隶大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奴隶大军 (第4/6页)

所谓太学,其实是为世家门阀开设的贵族学院,可以理解为求学之地,但更多是世家子镀金的场所,朝廷用人,一般首先考虑太学学子,如果太学实在没有合适之人,才会由各地举荐上来的预备官员以考试的方式竞争上岗。

    杨坚把教育转移到凉州,看起来似乎是“教化蛮夷”,但实际上与他的教学理念并不冲突。而杨集借助土地兼并一案,把凉州官场都整顿了一遍,虽然也顺应杨坚、杨广的心意,提拔不少寒门子弟,但实际上州级官职大多是由背景雄厚的人来担任。

    没办法,毕竟这个时代九成以上的人才都出自世家门阀,但是他们对大隋忠诚远远低于家族、远远低于家族所在利益集团,这一点是杨坚万万不能接受的,可偏偏不能不用。

    休要说是朝廷了,任何一个行业想要正常运转,实际都不可能撇开世家门阀。

    为后世计,杨坚便以迂加的战术,以“教化凉州蛮夷子弟”的方式,将知识的垄断权逐步从世家门阀手中夺来。

    而杨集在京城之时,也和杨坚、杨广详细探讨过四门学、县学、州学。四门学堪称是幼儿园和小学结合体,学制是六年,教育内容以识字和最基本的加减乘除法为主。

    在杨坚的设想之中,学制为三年的县学是培养管理人才的地方,从县学出来的人才,虽然很难出现智谋出众、王佐天下之才,但却可以完美的把朝廷颁发下来的政令做好。个人能力或许并不出众,但却构成朝廷管理天下的基石。主要学得知识是儒学、史学、算学、法学,而每个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