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一) (第10/10页)
年的说法,而后来又有了新说法,在上一世纪的八十年代里,一次《周易》学术讨论会代祝词里说:“因为《周易》是一种代数学,它不具体地讲这些矛盾,而只用两个符号来代表,这两个符号就是阴阳。” “把阴阳这两个符号错综起来,就成为《周易》的六十四卦。” “这一套比较完整的辩证的宇宙代数学,古代的中国人没有完成,现代的中国人要完成。”(以上见廖明春选编《周易二十讲》第16、17页) 冯先生这里又把《周易》(不称《易经》了)称为“宇宙代数学”,与他早年说的是“《易经》本是一部占卜的书”发生了改变。把《周易》说成是“代数学”,已然是受传统象数易学的影响,是一种从象数易学中新的发挥。说《周易》是“代数学”是只见“易学”上的象数说,而无视《周易》里的文辞。这同是以讹传讹的说法,即使把《周易》说成是“宇宙大爆炸”,谁又能奈何呢?认为都说不清《周易》时,就可以胡说八道了。总之,冯友兰把《周易》说成是“代数学”,是他没有弄懂《周易》是何而产生的新讹说而已。故冯先生他最后的遗言是“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哲学”(见“千年书”华光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伍绍东、方宁编著)。 这也许冯先生是弥补其一生没有对《周易》哲学研究的遗憾呢?也不知冯先生这一句话,是真正看出《周易》是哲学了,还是如同一些哲学家那样认为,《周易》是卜筮之书,但包含了哲学思想的那种哲学观呢?就不得而知了。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