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十九) (第5/8页)

论依据;为寻求帝王家天下的理论根据,而把天地自然四季运行的规律,上升为一种“天道观”,而比附到人类社会,把不合理的等级制度说成是天经地义的根本,为帝王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寻找到“合理存在”的根据,以此来麻痹所统治下的人民,使人民甘愿做奴隶,子子孙孙做个好奴隶。

    《系辞》开篇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而天缘何为尊呢?地缘何应是卑的呢?天与地本没有什么尊与卑的关系,把天地自然现象,而抽象为尊卑关系,为王权专制制度的合理化寻求思想上的理论的武器。

    为了维护王权大一统的家天下里的尊卑等级秩序,就用自然中运行的现象,比类到社会政治上来,其维护社会既得利益者,想把那不合理的等级秩序永固下去。

    《系辞》的作者就是运用春秋战国时期里筮卜的类比法,以天道法则,比类人道法则,通过解释八卦理论类象于社会,而抽象为一般的理论化高度。

    《系辞》是集王道思想与巫术神学理论一体,成为新的神秘文化先锋,使汉以降的后封建社会里的儒者,遁者沉迷与陶醉。一篇《系辞》成为后来的帝王时空里的经学、玄学、理学以及庞大的数术文化的活水源头。正是《系辞》里的阴阳、太极、八卦、道器,成为后封建时期里的思想者、学者演义不完的神秘学说,可都无补于后封建社会里把人分为两类:道德上的君子与小人,现实生活里的主子与奴仆。君是主子,臣是奴仆。臣称君为我主,而自称是卑职或小人。夫是主,妇是仆。妇称丈夫是官人,而自称是奴。这种社会化过程,自然形成的是主奴身份的定式思维。而这两类社会角色,正是通过从天道观里抽象出的“阴阳”理念,才有那“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命题。这阴阳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